•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麻醉疼痛

关注今日:27 | 主题:687697
论坛首页  >  麻醉疼痛专业讨论版   >  疼痛诊疗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经验】颈肩背疼痛的机制探讨与治疗要点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浙江人ss
浙江人ss
内科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545
    得票
  • 871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18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肩背疼痛的机制探讨与治疗要点
倪孟进

(工作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村卫生室, 325608)
颈肩背疼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病程延绵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者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目前普遍认为是颈肩背部长期肌肉韧带劳损和脊椎关节错位导致的,根据作者在推拨神经治疗效果中所得出主观结论认为,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病变是引起颈肩背疼痛主要原因,现整理供大家参考:
1病因、机制探讨
颈肩背部神经呈伞形分布,受力学影响在骨跨越处最容易摩擦损伤,其次是与软组织交叉摩擦发生慢性病变。副神经、颈丛臂丛后支、锁骨上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病变以后是引起顽固颈肩背疼痛的主要原因,小部分是颈椎关节错位、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发生粘连、局部损伤、内环境不稳定等引起。颈肩区域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水肿以后,外膜屏障被破坏,神经内部物质外渗和邻近物质通过外膜进入神经内部,引起系列病症,主要表现在:
1.1疼痛和肌肉痉挛:神经内物质(神经营养因子)外渗,这些特殊的物质刺激神经外膜感受器引发疼痛,并引起相应肌肉发生痉挛。
1.2组织粘连与活动功能障碍:神经营养因子作为化学物质侵蚀邻近组织发生病变,即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且发生组织粘连,由于组织之间粘连,导致活动功能下降。
1.3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与神经粘连的病变组织长期释放物质通过外膜破损处进入神经体内部,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及功能异常。
1.4畏风怕冷:神经病变以后抵御寒冷能力下降,相关区域出现畏风怕冷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后产热下降,需要科学证实。
2症状与体征
颈肩背疼痛、肩冷、肩沉重感、肩背麻木感、酸胀、颈部吊筋感等症状。病变区域广泛压痛、斜方肌呈肥厚、胸锁乳头肌间隙粘连模糊不清等现象。
3治疗方法
3.1神经松解手法:是作者自己摸索的非创伤性治疗神经病变粘连的方法,手法治疗简单、安全、方便、到位、价廉而且疗效显著,是神经病变轻、中度粘连的最可靠、最有效方法。在不同的解剖位置选择手法,利用医者拇指、合并指(食指与中指)、掌尖、肘尖等骨突部位对病变粘连的神经进行剥离松解;病变的神经进行松解时存在疼痛比较强烈,治疗时根据病人忍痛耐受来施展力度,开始1~3次疼痛反应强烈,3~6次以后疼痛逐渐减轻,症状也逐渐消失。每隔5~7天复治一次,每次20~30分钟,12次为一个疗程,病变范围少恢复能力较快者6~12次便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多少疗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让机体自身恢复观察治疗效果。
3.2肌肉平推法:皮肤涂润滑剂如凡士林,用拇指或者肘尖顺肌纤维慢推,有一定的渗透力,切忌过快引发剧痛,每隔5~7天治一次,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疗效显著。
3.3针具松解:目的是松解病变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粘连部位经手法多次治疗顽固不化后配合使用小针刀,改磨刀口为4mm宽较好,主要解除神经干支粘连;超微针刀主要松解颈椎横突上神经的粘连。
3.4整骨手法:龙氏为主多手法结合: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和旋转复位手法整骨手法等。颈椎小关节紊乱普遍存在,适当做整骨即可,许多陈旧关节错位已经适应脊柱力学,不必刻意去调整也无绝对临床意义,掌握原则,轻巧整复。
4治疗上的解剖要点
颈肩背部位根据神经解剖采取特殊体位来完成,用拇指尖或者食指与中指合并指尖在肌骨间隙进行松解,要深达骨面推动松解;以下几个治疗要点:【1】用指尖扣拨前、中斜角肌间隙进行分离(臂丛神经)粘连;【2】在耳垂下后方推剥副神经与腮腺的粘连,副神经一般是摸不到的,去推剥腮腺即可;【3】分离胸锁乳头肌间隙的粘连(副神经、锁骨上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4】分离斜方肌深面粘连(副神经);【5】耸肩剥离肩胛上角前面神经粘连(主要是肩胛上神经);【6】松解肩胛背神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7】推剥锁骨上神经在肩胛冈、锁骨、肩峰跨越处的粘连;【8】松解冈上肌和冈下肌,尽量使肌骨间隙松动(肩胛上神经粘连);【9】三角肌区主要松解腋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粘连;【10】仰卧在腋窝里推剥臂丛神经的粘连,意在松解与肩部有关系的腋神经。
5解剖要点分析
5.1腮腺分离: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很容易发生病变,与腮腺发生粘连,是导致斜方肌紧张痉挛的主要源头。
5.2胸锁乳头肌间隙粘连分离:是最关键的治疗,深面的副神经、锁骨上神经覆盖整个颈肩背部,大部分顽固的颈肩背疼痛与此间隙有关系。
5.3椎体周围神经粘连松解,如横突前后、椎板、后关节等。
5.4肩胛上角前面以及肩胛切迹附近粘连分离:主要是肩胛上神经粘连,涉及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区疼痛。
5.5腋窝里臂丛神经的病变粘连,是引起肩臂疼痛和手臂麻木的主要原因,与肩部有关主要涉及腋神经和肌皮神经。
5.6在骨跨越处、肌肉间隙、肌骨间隙松解神经粘连,许多神经很难摸到,松解分离间隙一般就达到松解神经粘连的目的。
6小结
作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如果忽视了对病变神经的治疗,治疗效果短暂或者是徒劳无功的,当然治疗确切效果要结合许多实际问题,如生活工作习惯、神经病变程度、椎间盘退变程度、神经病变范围、机体恢复能力、肌肉结实和肥胖程度等众多因素有关。每位医师只要掌握神经线路和剥离方法,一般都可以取得神奇的治疗效果,这些需要去亲身实践体会才知道。作者提出以神经损伤病变为基础的病理观点需要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疼痛的临床诊治相关文章】
01《疼痛的总体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
02《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
03《腓肠肌痉挛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04《梨状肌综合征机制探讨与治疗》
0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因很可能是臀上皮神经病变》
06《腹后壁神经松解是治疗腰腿疼痛疾病最关键位置和方法》
07《颈肩背疼痛的机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08《半夜腰痛症状发生的机制探讨与治疗》
09《腹后壁神经病变与急慢性腹痛》
10《慢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11《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错误的命题》
12《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13《椎间盘退变与腰腿疼痛的临床分析》
14《网球肘的主要病因探讨及治疗》
15《臂丛神经病变与肩臂疼痛》
16《周围神经松解手法及神奇的防治效果》
作者简介:倪孟进(1972-),男,浙江籍,医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病变,脊柱相关疾病、颈肩腰腿病治疗
探索思路:周围神经外膜病变是机体大部分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创 立:【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电子邮箱:wztmm456@163.com
微信号码:nmj392584113(请注明丁香园)QQ:392584113
地 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益寿路18-20号
---------------------------------------------------------------------------------------------------------------------------------------------------------------
【理论核心】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周围神经内部存在少量的微流动样液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生长因子,是营养和支持神经正常生理的必需品,由神经外膜与邻近周围组织隔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神经外膜容易发生病变水肿,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神经内部的营养物质外渗;同时邻近组织物质可通过外膜病变处进入神经内部,致使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两种病理结果导致系列复杂病症的陆续出现。病症发生一种是由于神经病变本身引起的如疼痛、麻木、组织粘连、组织增生、痛性水肿、局部怕冷等;另外一种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对其所支配的组织器官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产生的后果。
【手法作用】
周围神经手法松解术的特殊性:周围神经手法松解术其特点具有安全、方便、价廉、到位、有效,目前尚无其他方法可替代解决。封闭、针刀、针灸、整脊、手术等治疗方法对神经病变粘连都有治疗作用,这些都只能做选择性的配合治疗,但都无法与手法推剥松解相媲美,原因是周围神经分布与粘连广泛,轻中度粘连唯有手法有独到之处。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推拿针灸之所以有神奇的治疗效果,作者个人总结认为是在松解神经粘连和刺激神经达到治疗目的,何况许多是在偏离神经的情况下都已经有如此效果。建议有兴趣的同道尽快去尝试通过简单松解剥离去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将很快消除,你会惊奇发现原来这些复杂病症大多数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本身所引起,而这个庞大神经覆盖区域目前却是被忽视的医学盲区。
【简单比喻】
人体神经系统活像整个城市的供电系统,发电站代表大脑和脊髓,电网代表周围神经系统,灯泡代表组织器官。平常我们都把大量心思放在发电站和灯泡上,忽视了分布广泛又错综复杂的电网系统,这些输电线路出现老化、破损而导致系列事故频发,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应对。
【展望未来】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推敲,从众多角度归纳相关迹象,初步大概写了围绕周围神经病变为中心的系列文章。目前,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构成,首次提出它是人类大部分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如果有后续意义这仅仅是个小小开头,需要大家补充、修改完善,同时要付之科学验证。由于作者个人能力有限,各方面医学专业知识存在很大缺陷,包括对常规认识的不足、以及一些错误认知、写作能力、本人心直口快甚至有些错误用词、尽请谅解与指出。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
01
《人类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1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2 《疼痛的发生机制探讨与特殊意义》
03 《炎症反应与周围神经的特殊关系》(含无菌性炎症产生的机制探讨)
04 《疼痛性水肿产生机制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病变性水肿)
05 《周围神经病变诸多起因与原理》
06 《压痛的产生机制探讨和临床意义》
07 《周围神经喜温厌寒的生理特性》
08 《放射性疼痛的发生机理探讨》
09 《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针灸作用原理探讨》
10 《针刀的作用原理探讨》
11 《周围神经病变及推拿按摩的作用原理探讨》
12 《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2 《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作用原理探讨》(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3 《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14 《神经松解剥离手法的诸多优越性》
15 《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被忽视的周围神经系统)》
16 《周围神经松解手法及神奇的防治效果》
17 《针尖触碰神经干支时为何不会发生强烈疼痛》
18 《疼痛的总体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
19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的真正含义》
20 《半夜腰痛症状发生的机制探讨与治疗》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探讨及早期治疗》
2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23 《椎间盘退变与腰腿疼痛的临床分析》
24 《心绞痛不是因缺血而引起》
2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元凶——周围神经慢性病变》
26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
27 《臂丛神经病变与肩臂疼痛》
28 《脊椎椎间盘及下肢骨关节的退变机制探讨》
29 《网球肘的主要病因探讨及治疗》
30 《缺血并不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31 《慢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2 《腹后壁神经病变与急慢性腹痛》
33 《痤疮新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4 《腓肠肌痉挛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35 《颈椎病的病因病症分析》
36 《颈椎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
37 《梨状肌综合征机制探讨与治疗》
38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39 《颈肩背疼痛的机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40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错误的命题》
41 《腹后壁神经松解是治疗腰腿疼痛疾病最关键位置和方法》
42 《影响心电图(心传导系统)的三个主要因素》
4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因很可能是臀上皮神经病变》
44 《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何呈伸不直的“O”型腿》
45 《软组织痛性粘连的机制探讨与治疗分析》
46 《颈性眩晕的机制探讨与三步到位特效治疗》
47 《 致痛物质来源与未来的真正止痛剂》
48 《顽固性呃逆的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49 《妇女慢性盆腔疼痛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50 《人未老腿先老折射出来的是健康问题 》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4-10-13 11:11 浏览 : 3355 回复 : 12
  • 投票 2
  • 收藏 4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浙江人ss 编辑于 2016-01-18 10:34
  • • 2021内科主治73道全是病例分析题
laosui
laosui
中医骨伤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0
    得票
  • 168
    丁当
  • 2楼
有新意 ,值得探讨
2014-10-18 02:27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1.02+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
楼主 浙江人ss
浙江人ss
内科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545
    得票
  • 871
    丁当
  • 3楼
laosui
有新意 ,值得探讨
在中医骨伤科 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如果适当把思路移到周围神经上,其治疗效果应该会提高了许多。
2014-11-08 17:36
  • 投票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看乡镇医院如何留住人
楼主 浙江人ss
浙江人ss
内科
铁杆站友

  • 16
    积分
  • 545
    得票
  • 871
    丁当
  • 4楼
胸锁乳头肌间隙粘连(副神经、锁骨上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病变)是引起肩背顽固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4-12-16 16:22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基层诊室的故事【我的故事侧重于记述生命中的一种状况(患病)以及来访者对它的态度】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